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塔城盆地,地处东经82°41′~83°41′,北纬46°21′~47°14′。北部西北部均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55公里。市区东距乌鲁木齐637公里,西距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直线距离仅12公里。塔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炎热,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迅速,年均气温6.0℃,年均降水量291毫米。塔城市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南部沼泽洼地,星罗棋布,形成闻名的库鲁斯台大草原,总面积389万亩 ,是全国第二大平原草原。塔城”系“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因塔尔巴哈台山而得名。“塔尔巴哈台”系蒙古语,意为“旱獭出没的地方”,因此地产旱獭,故名。“塔城”民族语文名称,则源于塔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楚呼楚这个地名,“楚呼楚”,蒙语,木碗之意,维吾尔语译称为“缺切克”,哈萨克语转音为“乔协克”。
历史沿革
塔城古建筑红楼(近代俄国领事馆)
西汉时期为匈奴右地,唐为北庭都护府所属阴山都督府,宋属西州回鹘和西辽。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置塔尔巴哈台,设参赞大臣,至雅尔(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地方屯种筑城。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理境内的军政大事。境内蒙古族实行扎萨克制,额鲁特、察哈尔、哈萨古特三部落游牧于城南巴尔鲁克、毛海柯凌和城东拜兴图及西北卡伦以外一带;同治之乱后,游牧地有所改变,设十牛录、十苏木,其中额鲁特蒙古8苏木.察哈尔、哈萨古特各1苏木。旧吐尔扈特蒙古部落游牧于以霍伯克萨里(今和布克赛尔)为中心的地带,东至布伦托海,西至察罕鄂博,北到额尔齐斯河,南止纳林河一带;设亲王盟长,下辖共14牛录,统归亲王专管,参赞大臣节制。乾隆四十年(1775),清政府将土尔扈特部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四盟,其中北路盟在和布克赛尔,置二旗。
境内哈萨克族以部落为单位实行千户长制,哈萨克有4部落,即柯勒依、曼毕特、赛布拉特、吐尔吐勒。其游牧地,柯勒依部原在宰桑淖尔以西一带,后来该地被俄国吞并,其游牧地内迁至从阿尔泰山哈巴河承化寺一带至巴尔鲁克山、喀拉库木迈里山一带;曼毕特部等游牧于额敉勒河、察罕托海、巴尔鲁克山及塔尔巴哈台山一带。共设台吉1员、千户长4员,统归参赞大臣专管。清光绪十四年(1888).设塔尔巴哈台抚民直隶厅,辖境为今塔城、额敏、托里、裕民、和布克赛尔一带地方,主管屯垦等事宜。
今塔城地区南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办事大臣于库尔喀喇乌苏。至乾隆三十七年 (1772),设县丞—员,领队大臣一员,管理土尔扈特游牧及本境精河屯田,精河安阜城所设官弁皆由其管辖。乾隆四十年(1775).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进行调整,其中东路盟在库尔喀喇乌苏,下置二旗。清末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辖有奎屯庄、三个庄、六十户地、九间楼庄、八十户庄、西湖庄、马厂湖庄、甘河子庄、车排子庄等庄及本城。
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于雅尔地方冬令雪大难于驻扎,因而移进二百余里楚呼楚(即今塔城市区)地方,另筑新城,颁赐城名绥靖城,隶属伊犁将军。清光绪十四年(1888)设置塔城直隶厅,隶属伊塔道。
民国二年(1913年)改塔城直隶厅为塔城县,隶属伊塔道。1916年,伊塔道改为伊犁、塔城两道,塔城县与塔城道同治,隶属塔城道。1930年隶塔城行政区,1943年隶塔城专区,1968年属塔城地区。
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塔城县,设立塔城市。
塔城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和平街道、新城街道、杜别克街道、二工镇、恰夏乡、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阿不都拉乡、也门勒乡、喀拉哈巴克乡。
2000年,塔城市辖3个街道、1个镇、5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