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家乡历史

历史

沽源家乡历史

历史文化

1950年7月27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重新划定察北与内蒙边界,将宝源县张多公路以南地区与多伦县二区合并,另设沽源县,隶属察哈尔省察北专署,治所平定堡。1952年11月撤销察哈尔省,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8年秋并入张北县。1961年5月和张北分开,恢复沽源县,治所平定堡,仍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70年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1982年改称张家口地区行政公署,沽源县属之至今。

大 事 记 战国 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 燕将秦开率兵北却东胡,筑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经今县境东北边界,是年在东 胡故地始置上谷郡。今县境属上谷郡。 西汉 元朔二年(前l27年)冬 汉弃上谷之斗僻造阳地予匈奴,今县境为造阳一部,随之为匈奴游牧地域。 元狩四年(前ll9年) 汉迁乌桓于上谷塞外,今境属乌桓地。 北魏 泰常八年(423年) 魏筑长城以备柔然,东自赤城,西抵五原,本县南缘坝头一线筑有一段。另在大宏城置 御夷镇治所。 景明三年(502年) 旱灾严重,百姓困苦不堪,当朝遣巡抚存恤,赈济贫困。 隋 开皇三年(583年) 奚,游牧濡源,进入闪电河地区。 唐 天复四年(904年) 九月,契丹侵室韦,室韦驻牧闪电河地区,冶铸造车。 开平五年(911年) 十月,契丹在今库伦淖北岸田家营置铁冶。 辽 太祖三年(909年) 置羊城(今小河子乡一带),以通市易。 天赞二年(923年) 三月,辽兵讨奚,获其部长胡损,射以鬼箭,杀其党300余人,沉于狗泊(今九连城 淖)。 统和四年(986年) 六月十八日,承天皇后与圣宗统军挫败北宋,得燕云十六州,班师北上。皇太后、诸 王、公主在岭表(独石口外,今椴木梁一带),陈宋俘于军前大宴二日,二十一日至凉陉 (今闪电河东)。 保大二年(1l22年) 八月,金太祖亲征,与辽兵战于九连城一带,生擒辽都统附马萧规,天祚帝引数骑脱逃。 金 大定元年(1161年) 五月,强征西北路契丹丁壮为兵,撒入率众在桓州起义,山后各族群起响应,是中国历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牧民联合起义。本县境属西北路。 大定六年(1166年) 八月,世宗游幸凉陉,自是年岁以为常。 大定八年(1168年) 五月世宗在凉陉,将曷里浒东川(今闪电河地域),改为金莲川,改旺国崖为静宁山 (今闪电河东畔山脉). 七月,世宗游幸金莲川,至麻达葛山冰井。 大定十一年(1171年) 正月,更定狗泊(九连城淖)、盐场为六品盐司。以西京盐判宋俣为使,顺圣县令白仲 通为副。 大定十二年(1172年) 五月,世宗游金莲川,以往每驻顿,一切秣马用具借于民间,多丢失不还,此谕令凡丢 失民间什物一并按价偿还。 六月,世宗幸金莲川(闪电河一带),自此每年游幸金莲川。 十月,西北路招讨司猛安所辖贫民及富户奴婢发给食盐,距盐泊远者计口给钱。 大定十七年(1177年) 正月,从西北路招讨未参加起义的契丹民户于东北边地。

七月,定每年以三万只羊赐西北路戍兵。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 狗泊盐司更名西京盐司,设正使、副使、判官、翻译、知法各1人,设管勾6人,司更 22人,抄章、公使40人,为金代七大盐司之一。 承安三年(1198年) 十月,开设权场于狗泊。 十二月,定西京盐司煎盐每石售价二贯800文,捞盐二贯文,岁课280,264贯608文。 原煎盐每石二贯文,捞盐一贯500文,岁课loo,419贯696文。 承安五年(1200年) 九月,为抵御北蒙古部族侵扰,筑城墙,经本县东北边,长约50华里,今称金界壕。 大安三年(1211年) 十月,蒙古军侵桓、抚、昌等州,掠桓州牧群马百万匹。本县属抚、桓二州。 元 至元十七年(1280年) 正月,招上都等路猎户二千为兵,今境属上都路。 五月,在察罕脑儿(今小宏城)筑行宫.号西凉亭。 至元十八年(1281年) 十月,牛群头(今石头城)、明安(今马神庙)等四驿站粮草缺额,难以应差,朝廷赐 钞济赈。 是年,意大利使者马可.波罗到上都拜谒忽必烈,途经察罕脑儿行宫。 大德六年(1302年) 二月,以车驾巡幸供役浩繁,免上都路差税三年。 大德七年(1303年) 二月,免两都(上都、大都)驿站户徭役。 延右二年(13l5年) 五月,察罕脑儿诸驿乏食,当朝给粮赈之。 延佑六年(13l9年) 九月,以故昌州宝山县置宝昌州(今九连城一带),隶兴和路,本县属之。 至治元年(1321年) 三月,英宗巡幸上都,途至察罕脑儿,欲重修扩建,被中书右承棚拜谏阻止 至正十八年(1358年) 九月,红巾军将领关先生、破头潘等率军攻克大同。沿野狐西路取都,焚烧诸驿站。 明 洪武三年(1370年) 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兵十万北征,进兵察罕脑儿,擒元平章竹真。 同年,明政府在开平以南设明安、隰宁等四驿站。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八月,在沙峪(今丰源店)置开平中屯卫,在偏岭(今椴木梁)置开平前屯卫,永乐元 年废。 永乐八年(14l0年) 七月,成祖亲征漠北蒙古鞑靼部,班师于盘谷镇(即隰宁驿,今石头城),取道独石口 还京师。 永乐十一年(1413年) 八月在隰宁、明安等开平以南四驿建城堡,备军二百守御。 永乐二十年(1422年) 成祖亲征鞑靼,大军自独石口北上偏岭,至隰宁大阅五军,朱棣亲制《平戌》,让将 士歌以自励,过西凉亭、明安北入沙漠。 正统元年(1436年) 都指挥佥事相洪在今石柱子之地败兀良哈兵,擒部长朵栾帖木儿,勒铭石柱记功.次

年,十二月又败兀良哈于西凉亭,擒三人,获马、驼、牛、羊等物。 正统三年(1438年) 刑部尚书魏源主持修长城,自独石口经本县南抵宣府。 正统六年(1441年) 五月,偏岭至栅子门(今赤城东栅子)设墩台五座。 清 康熙十四年(1675年) 迁蒙古察哈尔部驻牧宣化、大同塞外,其部正白、镶白旗部分驻牧县境。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三月,康熙亲征噶尔丹,军至独石口、齐伦巴尔哈逊(今石头城)十二日驻扎诺海和朔 (今小宏城),六月由独石口班师还京。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八月,圣祖巡幸牛马羊群至诺海和朔. 雍正元年(1723年) 本县始行招民垦科。 雍正九年(1731年) 十月,侍郎阿山率员入本县查丈民垦地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九月,设独石口理事同知厅,管理察哈尔东翼四旗钱粮刑名等事。(光绪七年(1881 年)改称抚民同知)。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太仆寺地右翼马群迁牧于闪电河,原太仆寺地牧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垦地日旷,督办垦务大臣贻谷奏请在闪电河或张麻井设县治。当朝未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本县富户南文明、白玉山、白亮、乔士殿、郭守先在垦务局买专房庙一带荒地l26顷垦 种。 宣统二年(1910年) 教民南文明捐银126两在县境办高等小学。 中华民国 民国3年(19l4年) 改独石口抚民同知为独石县,治所独石口,录属察哈尔特别区。 民国4年(19l5年) 独石县改称沽源县,治所独石口. 6月3日,沽源县知事黄凌云,垦务局长曾纪馨到长梁、宏城子、椴木梁、汪大人庙、 口袋营勘察白文明牧场界址。 民国5年(19l6年) 11月3日,县知事黄凌云因门丁书役有索需情弊(工作人员受贿现象),受记大过处分 2次。l1月ll日,开始启用沽源县信印。 l1月30日,沽源县售地规则由招垦买领改为投标。 民国6年(1917年) 3月l6日,沽源县黑河富户赵文彬聚众抗丈(清丈土地),县知事黄凌云前往平息。 4月26日,黄凌云因政绩不著被免,刘铁山继任沽源县知事。 5月15日,沽源垦务局催促全县农户购买《畜牧指南》一书. 6月l8日,沽源县车驼局由赤城独石口移小河子。 民国7年(1918年) 沽源县公署由独石口迁至小河子。 民国8年(19l9年) 沽源县城建学堂1所,校舍55间,招收初高级男学童1个班,女生1个班。 民国10年(1921年) 在救龙泉,利用河水动力,办水打磨纸坊,漂制白麻纸。 民国11年(1922年) 闪电河邮政局、电报局被土匪捣毁。 7月,土匪白三闫王带匪徒千余人,洗劫沽源县城,将县长绑至多伦境内,后将其放回。 民国14年(1925年)

5月,察北骑兵大队拔掉敌黄盖淖据点,消灭日伪军60多名。 民国32年(1943年) 春,日伪军二个中队驻扎在缸房窑子、丁庄湾,抓民夫400余人修筑炮楼,将古城墙的 大部分砖拆掉。 5月4日至6日,平北骑兵两个连,在沽源与崇礼界处的大梁底伏击敌人,打死打伤日 伪军30多人,俘敌30多人,缴获战利品一部。 12月,日伪军在小厂、长梁、丰源店搞集甲并村,推行“固边”政策,拆除民房不计 其数。 民国33年(1944年) 6月,八路军四十四团骑兵二连强攻西辛营、小河子日伪据点,小河子被攻克。 10月,赤源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民国34年(1945年) 春,北平某部第四次围攻谷咀窑子据点,迫使日伪军撤走。 7月7日,沽源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莲花滩的缸房窑子村建立. 是月11日8时,赤源县委在界牌村召开研究解放宝源的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兵分三路 北上,一路由郎宝信率领县党政机关人员和警卫队35人,直取宝昌;二路由丁良壁和王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