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魂牵梦萦的地方

历史

那魂牵梦萦的地方

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鸟

凤山县位于云贵高原南缘,桂西北部。县境最西点更沙乡干存村夏家坳西面山,地理坐标东经106°40′50″,北纬24°36′10″;最东点长洲乡那兵村坡王屯章砦坳,地理坐标东经107°16′57″,北纬24°32′15″;最南点江洲瑶族乡维新村高桑杀山西侧的无名山,地理坐标东经106°55′20″,北纬24°15′30″;最北点林峒乡同乐村板栗屯北面山,地理坐标东经107°1′34″,北纬24°49′34″。东西最大横距60.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9公里。县城位于境内中部,县城中心区地理座标东经107°2′46″,北纬24°32′35″。地方时间与北京时间差零时40分。

民国《凤山县志》记载,宋皇祐五年(1053年),县境内有“烟户约二千余,丁口约八九千”。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烟户约三千余,丁口约四万五千”。清朝雍正至道光年间,日渐繁衍,“约万户以上,丁口约六万余”。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余部入境与清兵相持,民户远徒,至同治初年,“约剩二千余户,丁口约七八千”。民国14年(1925年),全县共有13082记有,总人口62346人;因战乱、迁徒等原因,民国20年全县仅有10496户,人口47836人;30年增至13194户71953人。至33年,总人口有727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