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城亭湖区的历史

历史

关于盐城亭湖区的历史

亭湖区,位于江苏省东部、黄海之滨,是盐城市中心城区。

亭湖区不仅是盐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更是盐城对外展示的窗口。亭湖区源于盐城市城区,于2003年更为现名。亭湖区数千年一直为盐城地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自盐城建城以来,其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交通通达度均居全市各区县首位。

亭湖区东至黄海海岸;南至伍佑,与大丰市为邻;西至西环路,解放路,与盐都区隔路相望;北至新兴一线,与建湖县,射阳县连接。

亭湖区脚下土地的文明历史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朝时期,“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元朝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朝由南京(南直隶)管辖,清朝划属江苏省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盐城逐渐成为里下河地区粮、棉、油、盐的贸易集散地和区域中心。民国时期继续由江苏省管辖(抗战期间曾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1949年后属苏北行政公署,1952年又由江苏省管辖,建盐城县盐城镇,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盐城县确定为地级市,并成立盐城市,撤销盐城县盐城镇,在原盐城县盐城镇的基础上组建盐城市城区,2004年3月经过新一轮区划,调整盐城市城区更名为盐城市亭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