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尚书·禹贡》中有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因其水泛滥震荡难定,故称“震泽”。明代朱右《震泽赋》云:“夏名震泽,周曰具区,下属三江,实为五湖。”《山海经》上有“浮玉之山,北望具区”的记载,《尔雅》上也有“吴越之间具区”的记载。五湖之称,其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张勃《吴录》载:“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余里,故以五湖为名。”《川志》云;“太湖有五道口,则谓之五湖。”《史记正义》、《吴地记》的解释为“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这种说法较为可靠。商代末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岐的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很有才干,古公拟传位于季历,以便能使姬昌成为继承人。泰伯、仲雍为避让季历,“奔荆蛮”、“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从中原出逃至江南,和这里落后的土著“荆蛮”相结合,带来了较先进的中原文化,泰伯、仲雍被拥为首领,建立了“勾吴”小国,并在今无锡梅里一带建造小城,名“太伯邑”,泰伯称“吴太伯”,因“太伯邑”临湖而筑,太湖即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太湖之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