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蒸菜文化”溯源

历史

天门“蒸菜文化”溯源

当古埃及人于公元前2650年开始建造第一座金字塔的时候,与此同时的中国长江中游的荆楚先民则创造着另一种形态的文明——石家河文化。当然,也同时创造着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火的发现与使用的。
相传,上古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燧人氏为钻木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说远古人民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反映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由生食进步到熟食的过程。“茹毛饮血”是指远古时人们不知熟食,连毛带血的生吃鸟兽。《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石家河文化则论证了远古时代荆楚先民从生食到熟食这个进步的过程。
石家河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八家遗址、龚家大湾遗址、许家场遗址(以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大量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物:陶杯、陶碗、陶豆、陶鬲、陶罐、陶缸、陶钵、陶簋、陶甑、陶三足杯、陶曲腹杯、陶罐形鼎、陶盆形鼎等,荆楚先民们的饮食已达到了相当先进文明的水平。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出现饮食文化的同时,“蒸菜文化”亦应运而生了。
一、出土文物中关于“蒸”的器物
上图为古代炊具甗。陶制或青铜制,盛行于上古时期。上古煮饭用鬲,蒸饭和蒸制其他食物用甗。甗,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水,烧火煮水,使蒸气升到上层。上层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里面放米谷或其它食物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一带有许多小孔的横隔,叫作箅子,既便于蒸气升至上层,又免得米谷和其他食物漏到下层。上下有两部分可以分开的甗。
陶甑,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甑,古代蒸食的蒸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隔,置于鬲或鍑上蒸煮,如同现在的蒸锅,也有无底另外加箅的。商周时代又有青铜铸成的。
二、楚文化中关于“蒸菜”的记述
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的发展繁荣,首先继承了石家河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楚国和楚人的饮食文化的成就。在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的光辉诗篇中,就出现了关于饮食文化中“蒸菜”的记述。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之作《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骚体诗,称《屈赋》,流传后世,光焰夺目。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加工而成。收《东皇太一》、《云中君》等十一篇。“天神贵者太一”,楚国人民把“太一”称为“天帝之神”。“东皇太一”,东方最尊贵的天地之神。在《东皇太一》中有“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蕙肴蒸兮兰籍”,意思是“用蕙草包裹着肉肴,底下垫着芳香的兰草蒸制。”“肴蒸”,即是蒸肉肴。屈原的《九歌》写于距今两千几百年,换言之,“蒸菜”这种饮食文化两千多年前就进入了文学家们的诗篇。
三、唐代文献《艺文类聚》中的“蒸菜”记载
《艺文类聚》是我国编辑时间较早的而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大型类书之一,是古代一部百科性质的资料性图书。它的主要贡献在于保存了上古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丰富的文献资料。这部类书由唐代杰出书法家、弘文馆学士欧阳询撰。
《艺文类聚卷第五·岁时下·社》:“毛诗曰‘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甫饯之,清酒百壶。其肴惟何?炰鳖鲜鱼。其簌惟何?惟笋及蒲。其赠为何?乘马路车。”引文中的“韩侯出祖”是《诗经》中组诗《韩奕》六小节中的一小节,这节的意思是“韩侯朝见周天子后,要回自己的韩国去了。登程祭过路神;周王派大臣前来送行,备清酒百壶。送上的菜肴荤的有蒸鳖及鲜鱼,素菜则有竹笋、蒲笋。送的还有供乘骑的车马。”
“炰鳖鲜鱼”中的“炰”读fou,蒸煮。钱桂声钞案:“炰乃蒸煮之名,其异体作缹。……《六月》、《韩奕》皆言‘炰鳖,鳖无毛非可炮者,于蒸煮宜。”
四、历代文人笔下的“蒸菜文化”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天低云暗,不觉举火炊烟迟了,还等着蒸熟藜菜,做好黍粮,送田里做活人的饭呢!藜,是一种可供食用的野菜。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这是诗人许浑诗歌集《丁卯集上·村舍之一》中的诗句。
“炰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富贵天。”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初食笋蕨》这首诗中,将与“蒸”同义的“炰”,演化成了“炰凤烹龙”这句成语。“凤”指野鸡;“龙”指白马。封建王朝的庆典中,常备此佳肴。后用以形容酒席珍奇丰盛。
蒸菜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承载看人文历史,社会民俗风情厚重的文化信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当然,蒸菜文化同饮食文化一样,它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历史性、传承性、变异性,而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正是我们在弘扬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中,必须奏响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