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兴化

历史

鱼米之乡——兴化

文化是兴化的骄傲,文化是兴化的名片,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让我们自豪。身为文化人更有一种文化的震撼:文化是一座高山,层层积累;文化是一条大河,源远流长。 1、新石器时期
尹(影)山头文化(待掘),初步表明,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中期,今兴化一带已经有人类活动。这一点恰巧证明了明代《胡志》所记的“淮夷”生活的年代。5000多年以前,部落联盟领袖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争。阪泉一战,黄帝击败了炎帝后,便把炎帝部落放逐到海滨不毛之地,那时,放逐到江淮东部的民族叫做“淮夷”。
南荡文化,考古挖掘表明,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今兴化境内仍然有人类在此生产生活。那时的兴化,地处海滨,境内地势低洼,湖荡连绵,内水连接着外海,大部分陆地盐碱严重,不适合耕种。当中原大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已经非常发达,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初步形成之时,今兴化一带还停留在蛮荒状态,当时的经济结构以渔猎为主。
垛田、边城境内发现的石箭簇也说明远古时期,兴化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已达相当的高度。
2、商周、春秋战国
依地理区位推断,商周时期兴化应为东夷、淮夷人活动的区域。生活在江淮东部的淮夷部落在春秋早期建立了“邗”国。“邗”在扬州一带。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称霸东南,为图北进中原,自扬州向北,依托江淮间的自然湖泊开凿邗沟,从与兴化邻近的高邮境内穿过,向北经射阳湖贯通了江淮,吴文化影响力应及于兴化,淮夷在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消失。越国灭吴后,我们这一带属“越”。战国时兴化为楚国属地,相传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楚文化对兴化的影响应是很自然的事。楚国强大以后,占领了长江中上游,我们便归属于“楚”。因此,早在战国时期,我们这一带便受到吴楚文化的交替影响,称为“吴头楚尾”。
战国晚期的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国令尹昭阳率兵攻伐魏国,破襄陵,下八邑,战功显赫,准备移师伐齐。谋士陈轸以画蛇添足的故事劝其急流勇退。昭阳便请求楚怀王将边远而荒凉的今兴化一带作为自己的封邑以度晚年,表明归隐江湖、居功不傲的政治姿态。于是率“屈、景、昭”三姓楚国贵族子弟来到兴化,屯垦开发。这是今兴化建立行政单位(昭阳封邑)的开始,因此称为“昭阳”和“楚水”。昭阳殁后葬于此地,即今“阳山遗址”,古为昭阳十二景之一的“阳山夕照”。
后来的兴化人便把昭阳和与昭阳同期的屈原视作自己的人文始祖,而形成了“屈原文化”。
在兴化,唐代以前便建有一座“三闾大夫庙”。人们以为,屈原是管理和教育屈、景、昭三姓子弟的最高长官“三闾大夫”,兴化应该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加之他“行吟泽畔”,也许包括大泽茫茫的兴化,所以将他和昭阳同样列入“名宦祠”,并为他建庙(在原木材公司和城南小学之间的沧浪河上),明代以前又建了一座“竞渡庙”(今成氏大司马府西侧),清代又建了一座“屈子祠”(在拱极台上)。这种屈原文化现象除了湖南长沙、姊归、汩罗以外,是十分罕见的。特别在江淮一带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兴化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影响深远,到了宋代,被“景范文化”所延续。 3、秦汉时期
入秦以后,今兴化隶属九江郡,而又改为临淮郡,当时是海陵的一部分。汉初分封诸候,兴化一带属吴王刘濞封地。汉武帝至东汉兴化南北分属海陵、盐渎县。三国时期兴化分属吴、魏,为双方对峙缓冲地带。东晋起兴化仍分属海陵、盐渎二县。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煮海为盐”,今兴化一带的盐业加渔猎为当时的经济结构,只有极少量的种植业。
2 奇特历史使兴化文化名人多!
秦汉之争时,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蒯通(本名蒯彻,后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被史记改称蒯通)因劝韩信谋反失败,隐于今兴化境内,死后葬于今八里铺蒯墩之上(1958年填平蒯墩河时削平为田,今不存)。 4、魏晋南北朝
东晋起兴化仍分属海陵、盐渎二县。东晋永嘉南渡时(公元390年左右),大批北方士民涌入今兴化境内,在今兴化边城一带建立了一个侨置建陵县,直至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才奉旨撤并入海陵县。先后存在近200年,这是今兴化境内第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南北朝时,今兴化一带属南朝,先后隶属宋、齐、梁、陈。 5、隋唐和五代十国
隋朝一统,结束了分裂状态,兴化仍然为海陵县的北部。长期以来,兴化先民在东临大海、境内湖泊沼泽密布的地理环境下,多以渔盐为业,至唐代,境内各盐场逐渐成为淮南重要的盐产地。
唐代兴化种植业起步,开始只能在少数淡水湖畔种植一些耐盐碱的北方旱谷作物。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江淮地区(含今兴化)受到重视和开发。大历三年(公元767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率领军民在盐城至海陵之间主修了一条捍海堰,从兴化东部穿过,阻挡了海水的倒灌、西浸,堤西之地渐成农田,境内经济较前日渐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海南乡境内发现的唐代银绽便是见证。堰西之地逐渐成为可耕之田,人们开始垦荒种植,大批北方劳动力移民兴化,一并开始在湖沼湿地挖淤垒“垛”(后到宋元时期形成大批“垛田”)种植业开始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李承所筑的捍海堰在新旧唐书中命名为“常丰堰”,这是后来范公堤的雏形。
唐代晚期,藩政割据,军阀混战。今兴化老阁(唐代为陵亭镇)发生了著名的“陵亭之战”,军阀孙儒和庞师古各统兵10万人于此展开淮南争霸的决战。后来为杨行密所占,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国”(史称“杨吴”)。
杨吴武义二年(公元920年)建县。杨吴武义二年于海陵县北部设置招远场(场是海滨煮盐的行政单位,与“县”相当)。由于兴化此时经济发达,人口规模、赋税规模都已形成,种植业已成为农耕经济的主体,故很快在同年改招远场为“兴化县”。“兴化”指“兴隆昌盛,教化改革”。
兴化先后隶属扬吴、南唐、后周,最后进入北宋。兴化地区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宋元时期
北宋天圣初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任西溪场盐监,首倡重修捍海堰,经泰州知州张纶举荐,出任兴化县知县,督修捍海堰,捍海堰建成后,滨海泻卤之地成为良田,种植业在兴化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于兴化留下政绩:
①.役工四万人重筑捍海堰,后人称之范公堤,使兴化形成东盐西稼的经济格局,提高了农耕生产力。
②.政治清明,廉洁吏治。
③.在兴化(今跃进桥处),建立学宫(明代移入城内),倡导规范教育和兴学之风。 ④.城市建设,在三闾大夫庙以南(今木材公司住宅区)沧浪河畔建“沧浪亭馆”(为昭阳十二景之一),在县城二堂西侧筑小梅岭,并手植梅花一棵(在今上方寺内),作“咏梅花”诗。
范仲淹在兴化期间重视城市建设和文化教育,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不忘范仲淹的业绩,称捍海堰为“范公堤”,并在兴化城内立及捍海堰附近多处建“范公祠”(范公祠原址在跃进桥东侧河边,明代移入城内今三院西侧即旧城改造前的工人俱乐部)纪念范仲淹。兴化形成了近千年的,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核心的“景范文化”。

本文引自能力秀:/upload_files/2021/10/03/hrovcluli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