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盐山

历史

凤凰城--盐山

大家好,我是秀友李欣璐,下面,就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素有“凤凰城”美誉的盐山吧!

盐山县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部,地处华北滨海平原。东邻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东,是江浙一带至京津、东北的必经之地。距北京市380公里,天津市150公里,济南市160公里。全县境辖北纬37°49′—38°06′,东经116°56′—117°30′,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温度12.1℃,雨热共季,年平均降雨量624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

《隋书·地理志》记载:“盐山旧曰高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城曰盐山(有盐山、峡山)。”在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河北道三中李吉甫也撰有:“盐山县,本春秋齐无棣邑也,管仲曰‘北至於无棣’。汉於此置高城县,属渤海郡。武帝以平津乡封公孙弘,即此县乡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盐山县。盐山在县东南八十里”的明确记载,同时,并有:“鲁城县,本汉章武县,属渤海郡,有盐官。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鲁城县。大海在县东九十里。平虏渠,在郭内。魏武北伐匈奴开之”的记述。由此可见,当时,盐山县是因县境内东南的盐山(今属山东省无棣县大山)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还将位于盐山县西侧的浮阳县改清池县,以县东南一十五里有仵清池,因以为名。 当时,以旧城为县治的盐山管辖范围相当广阔,其县域南至阳信、饶安,北至鲁城、平舒县界,西至清池(浮阳)、东至海。现在的盐山县城仅是一乡所在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改州制为郡制,罢州置郡。次年(大业四年)全国共有190郡和1255个县。时盐山县为大县属渤海郡,鲁城县也为大县则属河间郡。据《隋书·百官志》载:“郡置太守,置丞。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置丞、尉。郡县置吏,以大小而制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大小而置焉。”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建立唐wang朝后改郡为州,地方实行州、县两级管理,时盐山县城在旧城。唐高祖武德四至九年,李渊还曾将盐山县升格为东盐州,旧城为州治,辖清池县、浮水县。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复置盐山县,县治仍在旧城。同年,全国还设十道监察区,虽为非正式建制,但给后代道的实设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