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镇江,敢说“天下第一江山”,它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点,水运是这座城市延续3000余年的发展命脉。依偎长江河畔,置身三山怀抱,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城在山林之中。只有来到镇江,才能感受到“半城山水半城诗”的闲云野鹤。
历代文人墨客渡江而下,来此寄情抒怀,耕耘风雅,传播斯文。王昌龄在此送别挚友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不改衷心,感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辛弃疾千古绝唱“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流风遗韵,至今袅袅不绝。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杜牧的“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范仲淹的“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萨都剌的“野人一过竹林寺,无数竹林生白烟”,冷士嵋的“槛外晴川甘露寺,窗前秋水玉圌峰”,是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有声画、无声诗。是镇江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真实写照。
镇江是爱情城市的代言。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都发生于此: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牛郎织女鹊桥会,董永和七仙女终成眷属,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传奇。
让金山寺一举闻名的还要算《白蛇传》里白娘子为救许仙,与法海大战,水漫金山。但其实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寺院的地位也非常显赫,与宝光寺、文殊院、高旻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其次金山寺的建筑格局,也非常独特,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塔附近凉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有康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依稀能看出“水漫金山”后的遗址。
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镇江丹阳,丹阳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处于长三角黄金腹地,历史上就是长江流域经济重镇、著名商埠,“江南文物之绑。丹阳有丹凤朝阳之意,是齐梁故里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号称“王者之都”。
丹阳特产封缸酒,在历史上已名声在外,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酒为十四度以上,为黄酒中上品。是如今丹阳人馈赠亲友首选礼品。
江南爱情圣地,槐荫村是董永和七仙女传说故事的发生地,位于镇江市区南郊12公里,离丹徒新城只几分钟的车程。槐荫村为了纪念董永和七仙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把七仙女常走的石拱桥称为“七仙桥”,把七姐妹洗过澡的池塘称为“七仙池”,此外,还有织锦楼、外八字相门、相门场、上马礅等古迹遗址。但最出名的还要属槐荫七景,七仙桥、七仙池、土地庙、上天台、傅家相门、织锦楼、槐荫庙,来到这里,不妨追寻着“天仙配”的仙履奇缘,一睹爱情的美好。
如果说“三山”是镇江龙脉所在,那么西津渡就是镇江“文脉”之源。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其文化内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
便利的水运交通、繁华的港口经济、壮美的山川风貌,使无数的文人学士、使贡番客往返流连。他们或寄情江河,咏物言志;或迷恋山林,著书立传;或辗转往复,传道授业。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美篇章,组成了深厚的津渡文学,欣赏这些文化瑰宝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历史条件下镇江城市津渡鲜明的身影,同时也给镇江自身的文明打下深深地烙印。
因渡而生,靠江而兴的街区,这短短的几百米长的街道上竟有各式店铺 150 多家,这些林林种种的店铺加上救生会和救火会,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一展“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在老街上有观音洞,待渡亭、超岸寺、蒜山,一个个充满哲理智慧的景名,昭示着西津渡的古朴历史。
游走在西津老街,不同于以往所见的江南古街,这里是朱红与墨绿的碰撞,老宅与客栈的完美融合,清晨去吃碗正宗的锅盖面,中午在宴春满足味蕾的需求,夜晚在酒吧伴着民谣静待一天的结束,“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其实,这里很近,可以闲时常来常往,这里很静,可以悠然小憩人生,这里很美,沉醉在旧日时光,于是此时彼时,我们在西津渡,或相濡以沫或相忘江湖。
作为“淮阳系”菜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称镇江为美食之乡,并不为过。镇江美食有“三鱼、三怪”之称。“三鱼”即“长江三鲜”鲥鱼、刀鱼、鮰鱼;“三怪”则为肴肉、香醋、锅盖面。尤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曾有云“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
镇江香醋,中外驰名,在中国诸多醋品中别具一格,其色、香、酸、醇、浓俱全。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这就是“三怪谣”中的“香醋摆不坏”。
镇江的肴肉,也叫水晶肉蹄,在镇江许多酒楼饭店都有供应,皮白肉红,卤冻透明,其肥而不腻,香酥鲜嫩。如果再配上镇江醋,口味更是别具一格。
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镇江人在饮食技艺上的一项创举,其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