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圣地——平山西柏坡

历史

红色革命圣地——平山西柏坡

简介:

西柏坡我想没有人不知道的吧,西柏坡是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同样也是我的家乡。
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有100多户人家,群山环绕,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沃,稻麦两熟、依山傍水,历史的垂青使它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
历史: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地理位置: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全国土改运动;胜利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西柏坡面临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背依松柏苍翠的柏坡岭。这里在绿树之间一道弯弯曲曲的围墙,围着一簇太行山区普通的白色民房。这个原中共中央机关大院,建筑面积1.644万平方米。中北部有一山,中设防空洞,五大书记旧居和其他机关用房沿山周围而建。所有房舍,大多为四合院式小平房,均为土坯垒筑,其墙面以白灰粉刷,显得洁净而雅致。
主要房屋介绍: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即军委作战室为四间小平房,地处大院东部,是当时中央机关自己动手修建的。作战室的墙上挂有大型军事地图,指挥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的作战命令,就是从这里下达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
2、毛泽东旧居紧靠小山南端。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得残破不堪,后经多次修补。该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甬道西边有磨盘和猪圈。夏日里,毛泽东同其他领导,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军国大事。北院西房三间,两间为家属住房,一间为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内现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在这里三百多个日夜里,毛泽东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
3、朱德总司令的旧居在大院的北部,有一处惟一用青石砌成的房子。三个高大的拱形窗户,与石墙相间,就像三眼并排的石窑洞。一明两暗的三间北房窗户大,采光好,彼此相通,中间为会客室,两边是办公室和寝室。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在大院西侧,原为机关大伙房。大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于3月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旧址大院原来位于西柏坡村东头,有房屋40多处。1955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及西柏坡村一起搬迁。在复原过程中,遵循了高度一致、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的原则,基本屋进行了布置,展品主要是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旅游景点:

西柏坡纪念馆,它于1976年10月开工建设,面积3344平方米。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依自然山势分为上下两个回廊式四合院,形式设计完善、制作精美,艺术品味很高。西柏坡还建有纪念碑、领导风范雕塑园、西柏坡石雕刻园等。纪念馆的主要展览景点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工程。整个展览共用l2个展厅(含前厅、序厅)展出历史照片和文物、并配有沙盘、景观、录像、油画、雕塑等,展品700多件,形态逼真,感染性极强。

总结:

今日西柏坡,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革命纪念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创下的丰功伟绩,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激励我们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万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