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的风貌

历史

扶风的风貌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美阳、武功县治未变,归扶风郡辖领。

西晋时,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在今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设周城县,美阳县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塬嘴设美阳县,辖今县南部、武功县全部和太白、骆谷、邰亭等地,归武功郡辖领。

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崇正镇。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撤美阳县,县地归岐山。置武功县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县址设湋川县

扶风新区图册(23张)

。太宗贞观元年(627),撤扶风县,贞观八年(634)改湋川县为扶风县,在今法门镇设置岐阳县。元和三年(808)撤岐阳县。

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扶风县设置未变,归凤翔府辖。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