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凯灵,我的家乡在厦门集美。
集美是西出厦门岛的重要门户,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独特。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相继设立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是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集美还是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侨乡。陈嘉庚先生早年倾资兴学,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集美学村。这里有陈嘉庚先生故居、鳌园、李林园、龙舟池、鳄鱼园、万宝山观光果园、学村建筑群,独具闽南风韵的人文景观。
集美区历史沿革:
集美区境为原同安县邑的西界大部。早在夏、商时期,同安属古代扬州地(为《禹贡》中九州之一)。周朝时,称七闽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地。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南海、闽中、桂林、象郡四郡,其时同安即隶属僻处海隅的闽中郡。至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复立闽越国,任勾践七世孙无诸为王,后因作乱被讨平,其地立冶县(县治在今福州),属会稽郡。建安年间,闽地分设五县,同安邑境属侯官县(包括今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地)。
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分会稽南部为建安郡,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复分设晋安郡,置同安县。是同安设县之始,亦同安得名之始。但至南北朝时,又并入南安县。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四乡置大同场,至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属泉州。此后的宋元明清四代,同安县均属泉州府辖,直至建国后的一九五八年以前,仍隶属晋江专区(即今泉州市)领辖。
宋初,同安全县只设三个乡,隶三十个里。即永丰乡、明盛乡、绥德乡。今集美区邑境属明盛乡的仁德里,安仁里地。元代里下分设都,以后直至清末,里、都不变,集美区邑均属同安西界仁德里的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以及安仁里的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 仁德里东起今同安的后田、下尾、洪塘头,西至安民,西南以考溪(今许溪)为界,南为海(浔江与杏林湾)、北为美人山、天马山、大帽山、诸葛岭等山脉。安仁里东至杏林湾,西至仙灵棋山,南至深青溪至马銮湾,北隔考溪(今许溪)与仁德里相邻。
一九四三年,国民政府设乡辖保。集美区邑分为一镇三乡,其中灌口镇辖11保,鹤场乡辖12保,集美乡辖9保,海山乡辖8保。一九四四年以后,取消鹤场乡和海山乡,其辖地分属灌口镇和集美乡。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三日,原属同安县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辖,改为集美镇。一九五七年三月三十日,又划出原同安县灌口区(当时改镇为区,并扩大所辖范围)的十一个乡(即现在的行政村)改隶厦门。另原属灌口区的锦宅、金山乡则划归龙溪县辖。厦门市人民政府乃合并岛内的禾山区及灌口区、集美镇三地为厦门市郊区。设立“厦门市人民委员会郊区行政办事处”(当时的市人民委员会即市政府),作为管辖已拥有政区面积443平方公里的市政府派出机关,简称“郊办”。办事处设在岛内的高崎,利用建筑高集海堤时的工程指挥部(二层小木楼)办公。因机关编制人员一时未能配备齐全,原灌口区公所和禾山区公所仍继续运作,直到一九五八年五月,原两区人员及财物方集中到高崎正式办公。
一九五八年八月,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原属海澄县的海沧乡与新垵乡划归厦门市郊区,郊区面积骤增七十平方公里,达514平方公里。同年九月,“郊委”和“郊办”迁入集美镇。不久,郊区各乡镇改为人民公社,各行政村为大队。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八年九月十四日,作为市政府派出管理机关的“郊区办事处”废除,成立厦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升格为厦门市革命委员会辖下的一级行政机构。各公社亦相应改为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九年九月一日,当时的杏林人民公社由郊区划出,成立杏林工业区,后改为杏林区,辖杏林。郊区面积消减了65平方公里,缩为448平方公里。一九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厦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厦门市郊区人民政府。
一九七九年中共中央50号文件批准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省、市委决定将经济特区定点于郊区的前线人民公社湖里大队(即禾山乡湖里村)。至一九八○年九月,湖里大队划出归隶开元区管辖。
一九八四年十月,郊区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乡、镇人民政府,下辖各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此时郊区辖有集美镇、灌口镇、海沧镇及禾山乡、东孚乡、后溪乡。一九八六年三月,禾山乡的吕厝、莲坂两村划归开元区。一九八七年七月,禾山乡与先前划归开元区的湖里村合并成立厦门市湖里区(云顶岩南北部分村落分别划入思明、开元两区)至此,禾山乡全部从郊区划出。同一天,根据国务院104号复文,厦门市郊区更名为厦门市集美区。政区面积为347平方公里。
一九九五年12月20日,原属集美区的海沧、东孚两镇并归杏林区,集美区域面积与人口再次缩减。二○○三年八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撤销杏林区,改设海沧区,辖原杏林区属海沧镇,东孚镇及新阳街道。原杏林镇(已分成二个街道)划回集美区辖。至此,集美区下辖:集美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侨英街道及灌口镇、后溪镇共两镇四街道,计政区面积为275.79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8万。流动人口1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