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是一方古老而底蕴深厚的土地;
涟源,是一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城市;
涟源,是一颗资源丰富的湘中明珠!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涟水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3′-112°2′,纬27°27′-28°2′。东毗娄底、双峰,南接邵东、新邵,西邻新化、冷水江,北连安化、宁乡。东西最大宽度40千米,南北最大长度65千米。全市总面积1897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人文优势,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湘中宝地”。
涟源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盘古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先民们与黄河流域的华夏和东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最后失败了,大部分被迫向南迁徙,现今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很多是这一带移民的后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汉以来不断大量南移的中原汉人(特别是江西人)融合、同化,从而形成今天涟源市汉族人占99.9%的民族格局。涟源城区蓝田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连结湘中、湘西的重要商埠。制锅、造纸、印染等手工业闻名遐迩。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大中学校迁入蓝田,一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之盛,使这座古镇赢得了“小南京”的美誉,蓝田成了当时中国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是在此执教时以蓝田为背景创作的。
地下资源得天独厚。涟源是全国“煤炭之乡”、“建材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锑、铜、铅锌、硅石、石膏、硫磺、重晶石、粘土等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4.36亿吨,年产量达400万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为湖南省能源原材料开发生产基地,随着西温井矿泉引水工程的建成,涟源城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矿泉自来水直饮的县级城市。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涟源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湘黔铁路、娄涟高等级公路和已列入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娄新高速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和即将兴建的全国公路大动脉二广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三纵两横”的路网框架及名列全省前茅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使涟源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工业基础实力雄厚。涟源为湖南省老工业基地,是世界最大的触媒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保温瓶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有名的煤机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锻造、铸造之乡。已形成采掘、机械、建材、冶金、制药、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三一集团、五江集团、回春堂药业等民营企业举世闻名。涟钢、五江轻化、顺鑫钢铁、嘉鑫冶金、远扬煤机、创安防爆等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嘉鑫冶金为湖南省第二大铁合金企业、湖南省标杆企业。香港华润公司投资30亿元兴建的2×30万千瓦坑口火力发电厂将使涟源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产业独领风骚。涟源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安格斯种牛繁殖基地,湖南省外贸出口生猪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牛、米、药、菜”已形成农业四大支柱产业,天华牧业已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被省政府列为高新技术发展十大标志性工程。与中科院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专家联手开发的安格斯牛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湘中黑牛”已成为湖南农业产业特色品牌。肉牛、药材、蔬菜已形成“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桥头河蔬菜基地是全省十大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
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涟源处于湖南旅游网络中心,也处在全国旅游热线上。城区有闻名世界的“围城文化”旅游,城北有闻名全国的人称“三湘一秀”的省级湄江风景名胜区,城南有闻名全省风光如画的省级龙山森林生态公园和誉为“湘中明珠”的白马湖风景区。此外还有洪水岭、飞水涯、仙人石、仙女寨、药王岭等遍布城乡的风光各异的景区景点。
人文底蕴尤为深厚。涟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先进文化市”、“全国先进体育市”、“全国诗词之乡”。境内古老的牛山文化为古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抗战时在蓝田国师执教,以此为背景写《围城》,“围城文化”影响深远。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在此创建作家爱心书屋,建立爱心文化园,建筑爱心碑廊,“爱心文化”德泽四方。药王孙思邈唐贞观年间来龙山采药撰写《千金要方》,药文化源远流长。自章忄享开发梅山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诗词墨宝,诗词文化世代流传。“牛山文化”、“围城文化”、“医药文化”、“诗词文化”及“双拥文化”、“广场文化”等六大地域文化品牌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