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都江堰历史的小趣味

历史

关于都江堰历史的小趣味

唐朝诗人王维来过都江堰,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首好诗。

诗云:

古有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林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笔者曾几次去过香积寺,现对照诗中描写的景色从头道来。

首先由于版本不同,诗的个别词句可能不同,本文暂且以上述诗句为准。

香积寺在青城山镇,诗人王维之前很久就有了,位于和大观镇交界的味江河畔山上。沿环山公路出太平场3~4里,有一条支线公路进山口,再上行数里即到。向上攀的山道既陡且高,从下面看寺庙所在山峰有云气缭绕。这就是诗中的“古有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林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据当地人称,香积寺山上过去树大林密,1958年大跃进才被破坏掉。唐代人口少全国只几千万人,地盘比现在还大。王维那个时代的林木,有可能茂密到遮天蔽日,连道路也被掩盖住的程度。寺庙的钟磬之声,从高远山上的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现在香积寺山上树木也很多,大多数是近几十年,即改革开放后栽种的。

这里有一条小山沟,从陡峭的山崖上淙淙而下。水小流水之声也小,王维因此用“咽”来形容。水是从山崖下来的,故有“泉声咽危石”的比喻。“月色冷青松”,王维到香积寺附近的时候,已经晚上有月亮光照在松树上。由于月光只是太阳光的反射,没有温度诗人谓之“冷”

香积寺山上有几处冰河时代,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冰臼深潭。其位置又恰巧在,水沟处有流水进出。最深的据当地人称有2~3米,面积大的有2~3平方米,人们可以在里面困水或游泳。游香积寺的人有从山道上,往深潭中扔石子的习俗,取名打妖沱。

诗人在暮色中走到这里,水潭的流水声像歌曲之声在欢迎他。王维猜想今天晚上可能睡个好觉,水潭流水的节奏声,能帮助他制服失眠这条毒龙。诗的结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意思。

香积寺还有漏米石,和鸡骨禅师的传说。

漏米石在寺庙旁边,为一处突出地面近2米高的崖石,峥狞而嵯峨。石中间有一光滑的槽,传说槽中有米粒滑出,够寺庙的僧人食用。 鸡骨禅师说得是某朝某代,香积寺一位嗜好食鸡的高僧。升天去见西方佛祖之前,他把所食之鸡全部从口中吐出。鸡们纷纷拍打翅膀,随大师一起飞升。

现在去香积寺公路直抵山脚下,这里有几处很不错的农家乐,可为游人提供食宿。“5.12”特大地震前,一条石径直通山顶。山上林木茂密,寺庙里有几单女僧人。山岗上可见奔腾而来的味江河,这些都是王维诗中没有写到的。地震后山上的住家户,全部搬迁到山下的小区。山上一律退耕还林,香积寺的景观风光不再,上面的描述成为一段历史。

能力秀:http://www.wm23.cn/nik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