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城门

凉州城门

历史 123℃ 12

武威南城门楼 南城门,又名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后历经战乱,几经毁坏。明王朝为了巩固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采取外筑边墙、内修城池的措施,从明洪武十年(1377)至万历十五年(1617),历时240年,对凉州城进行增修加固,新修了西城门,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四座,挖了深6米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了箭楼、逻铺三十六座;后来又用城砖包砌了全部城墙。经过这些增修加固,成了名副其实的

叶县县衙

叶县县衙

历史 123℃ 12

根[1]据我国古代的官制,知县一般为七品官衔,而叶县知县却为五品县令。按照明代体制,全国的属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县地域宽广,由汉代的叶县、昆阳、红阳、舞阳4县和犨县的部分组成,每年上缴税赋10万石以上;加之根据畿、望、紧、赤的条件,叶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处于紧(交通要道)位置,故县令多由同知衔的五品官担任。因此,县衙的规格也比一般的要高。据省文物局专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

人文历史4

人文历史4

历史 123℃ 12

1985年元月  县结核病防治所成立。县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开播。明光凹凸棒粘土材料厂举行竣工典礼。明光金鸡服装厂童套装按照出口订货合同,销往美国。明光区石坝乡一批专业户联合成立运销公司,筹集20万元,开展运销业务。本县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嘉山站成立。涧溪乡专业户张景智、城郊乡专业户马家祥出席省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大会。本县农村文化专业户王怀彪出席全国五省农村文化专业户代表座谈会。5月  古沛

人文历史3

人文历史3

历史 123℃ 12

民国36年(1947)元月 中共淮南工委决定,以胡坦、杨如新、王宪荣、李忠诚、吴昌如、保晴组成中共盱来嘉工委,胡坦任工委书记兼大队长、教导员,杨如新任副教导员,徐征发任副大队长,率盱来嘉武装工作队在淮南工委领导下,从山东出发于三月到淮南路东盱凤嘉县和自来桥等地侦察敌情,开展工作。5月 明光私营国华汽车公司成立,两部汽车于明盱公路开始客货运输。6月 杨效椿、李世农、张百锷率淮南支队二营渡过淮河到达盱

人文历史2

人文历史2

历史 123℃ 12

历史沿革明光市历史大事记2011-03-18 15:58:46 华夏经纬网民国20年(1931)5月  三界地区人士邵树谷(艺五)、吴敬业等,呈文安徽省政府及内政部“请求变更行政区划,设县分治。”7月  大水成灾,秋无收,人多疾病,死亡甚多。9月  “九·一八”事变发生。私立明光初级中学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学生还自动查禁日货。汪道涵、秦其谷等进步青年激于爱国热情,去南京参加请愿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历史 123℃ 12

民国20年(1931)5月  三界地区人士邵树谷(艺五)、吴敬业等,呈文安徽省政府及内政部“请求变更行政区划,设县分治。”7月  大水成灾,秋无收,人多疾病,死亡甚多。9月  “九·一八”事变发生。私立明光初级中学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学生还自动查禁日货。汪道涵、秦其谷等进步青年激于爱国热情,去南京参加请愿示威,要求抗日。民国21年(1932)春  安徽省政府委派李蔚唐为嘉山设治

我爱它——西安

我爱它——西安

历史 123℃ 12

西安曾经叫做长安,这是用不着解说的,也用不着多说中国有13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尤其汉唐,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城市的恢宏与繁华辉煌于全世界。可宋元之后,国都东迁北移,如人走茶凉,西安遂渐渐衰败。 北京、上海已经有洋人的租界了,蹬着高跟鞋拎着小坤包的摩登女郎和穿了西服挂了怀表的先生们生活里大量充斥了,洋货,言语里也时不时夹杂了“密司特”之类的英文,而西安街头的墙上,一大片卖大力

走进孝庄故里寻觅历史遗迹

走进孝庄故里寻觅历史遗迹

历史 123℃ 12

花吐古拉镇是一个普通的塞外小镇,位于科左中旗西南部。它是一个有些神秘的小镇,一个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女性就出生在这里。它是一个值得让人期待的小镇。它就是花吐古拉镇。花吐古拉(蒙古语译为花牛犊),该镇共辖4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570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该镇南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距通辽中心市区15公里,国道111线、省际通道304线、通霍铁路横贯全境。 尊重历史复建精品高标准打造孝庄

武都花椒故事传说

武都花椒故事传说

历史 123℃ 12

三皇五帝时期,地处白龙江沿岸、武都与文县接壤之地的一个小镇,居住着一对美貌英俊的年轻夫妻。男的叫椒儿,年方二十,是个艰苦而勤快的人;女的叫花秀,年方十八,她身段苗条,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显露出山中女子特有的健康和质朴。他俩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在田野耕耘,晚上在一块纺线织布,形影不离,生活过得十分美满,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 有一年,神农到临江察访庶民生活,当地地方官将神农的吃饭安排

大沥盐步

大沥盐步

历史 123℃ 12

宋代时因地如蟾蜍.称为蟾浦或蟾溪.清代同治期间,人们易浦为步,名蟾步.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设过盐务局,专司盐管事,故后改名为"盐步".[1]位于南海市东南部,东连广州市芳村区,西距佛山5公里,南依广花水道,北靠黄岐区及珠江,广佛公路(321国道)、广茂铁路横贯其中,盐步面积26.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万余人,下辖7个村(管理区)和1个城区管理处,设公安分局1个,下辖4个公安派出所。是佛山市南海区

从化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

从化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

历史 123℃ 12

从化市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为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局级事业单位。一、主要职能(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公费医疗的政策、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二)对市公费医疗工作的计划、预测、组织协调、统计、调研等实施管理。(三)对市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单位和人员的范围及资格的审核。(四)负责市公费医疗统筹经费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并向主管部门编报公费医疗统筹

六县之母话于都七

六县之母话于都七

历史 123℃ 12

六县之母话于都,人杰地灵展宏图。风藏气聚的于都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征集馆藏文物2020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21件,所有这些文物就是于都二千二百多年光辉历史的最好见证,就是赣州东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象征。[空濛浩淼的客家山水][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树]客地令你处处仰俯古今的博大,于都让人时时领略历史的厚重。这里是群山汇聚,峰峦叠嶂的

六县之母话于都六

六县之母话于都六

历史 123℃ 12

 [千年古柏,郁郁葱葱,罗田古岩,香烟袅袅]是的,名人能使古刹生辉,同样,六县之母又让名人在这方大舞台上演绎着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生壮剧。比如毛主席在何屋调查,朱总司令在竹篙寨探访;刘伯坚在长征第一渡架桥,徐特立在于都办班,还有魏禧、韩素音在于都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就连陈毅、陆定一、宋任穷的未人也都是于都的客家妹子呢。可以说历代名人在于都留下了不少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比如流传最广的刘秀避难皇固庵,文天

六县之母话于都五

六县之母话于都五

历史 123℃ 12

然而历史总是呈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当年的客家先民为了保族保种,他们“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不避千里辗转,潜入深山洞府,但这绝不是消极避世,而一旦大敌当前,民族危难,他们却总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看:桥头暴动!里仁暴动!步前暴动!赣南第一块根据地处处歌声嘹亮,赣南第一个县级工农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的旗帜高高飘扬![“分田分地真忙”的喜悦][“风展红旗如画”的盛况]当年,中共赣南省委、

六县之母话于都四

六县之母话于都四

历史 123℃ 12

 [座座高山,龙盘虎踞][条条公路,依山盘旋][张张戏楼,响起笙歌一片][男耕女织,到处鸟语花香]三国以后,虽然赣南东部六县陆续从于都分析出去,但作为赣南东部大县和区域中心的位置却始终没有改变。尤其是自打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愿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辗转迁徙后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这南迁的汉民族的一支便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客家先租。他们

六县之母话于都三

六县之母话于都三

历史 123℃ 12

这里峭壁为屏,急流为障;这里风光旖旎,胜景纷呈;这里关隘险扼,难攻易守;这里水陆通达,往来要冲。我们知道,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古代,与外界交往的最重要途径便是水道,所以沿河和滨江城市一般都开发最早,繁荣最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这些著名诗句所留下的便是古代航运史上的真实记录。[赣水苍茫,船工号子阵阵,千帆竞发,一片运输繁忙]江西简称为“赣”,你瞧,章

六县之母话于都二

六县之母话于都二

历史 123℃ 12

据明朝于都知县高伯龄在宏治巳未年(1499年)县志中称:“于都为汉大县,自孙吴割地为阳都(宁都),肖粱分地为安远,南唐析象湖镇为瑞金,宋析五州镇为会昌,石城之分又自阳都(宁都),是雩之一邑分为虔(赣州)之六县,且吴、晋立郡于此。实为一大都会”。这段话可以说明白无误的概括了于都作为“六县之母”的历史由来。事实上,正如古人所云:“然则雩经五县所分折,枝叶虽翦,其本实固未拨矣。”真是绝妙地肯定了分析之后

长泰龙显宫

长泰龙显宫

历史 123℃ 12

龙显宫位于位于坂里乡新春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圣祖仙妈生日,初十早,众弟子用大撵轿抬着圣祖仙妈,组织“落地伞”,鸣锣开道,十一日在宫内请法师起鼓作壇,谢大戏连演三晚。是一项富有地方特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详细内容:位于坂里乡新春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癸卯年(1763年),文革时原址遭破坏,1999年在现址重新修建。龙显宫内供奉圣祖仙妈。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圣祖仙妈生日,初十早,众弟

梁岗圣王庙

梁岗圣王庙

历史 123℃ 12

梁岗圣王庙位于坂里乡坂新村石碑社,庙中设祭台,供奉良岗圣王、圣母等神明,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举办祭祀活动,香火远播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详细介绍:梁岗山,亦作良岗山、良冈山,海拔1119米,是长泰县名山之一,以崔嵬峻秀著称,又以林海茫茫闻名,观之青山绿水,又隐含温柔之美。北麓是全国环境优美乡坂里,绿野田畴风光旖旎,乡道村落交错其间,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宛如来到了神奇的仙境。正是山川秀色入心中,灵光神韵抚四

甘肃最早设置的郡——陇西

甘肃最早设置的郡——陇西

历史 123℃ 12

甘肃最早设置的郡 “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 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